“新HSK大纲词汇1-6级”共5000个词汇,生词分布为一级150个,二级150个,三级300个,四级600个,五级1300个,六级2500个,入门级别词汇量相对较少。这样的安排,我们觉得可能是为了鼓励外国学生学汉语吧,因为获得级别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该系列词汇的主要挑选人张老师曾说,任何一个人负责挑选词汇,重叠率都会在90%以上,也就是说,这5000词汇是学汉语的基础。《HSK规范教程》覆盖了所有5000生词,这也是我们的系统化教学之词汇系统化。我们在6级时还强化了猜词能力的训练,这种方法使学生可以尝试把5000词汇之外的词进行拆分而猜出生词的意思,无形中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之后的自学打下了基础。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词汇教学的流程,初级和中高级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是基本都分为发音、解释、测试、运用和练习。下面的ABC是前三项,运用要在课文教学中去体现,而练习,《HSK规范教程》选择的是问答练习法。
初级:A学生读,同时纠正发音,重点是声调,然后带读;B讲词,中后期学生掌握一定词后可以让学生用生词造句.;C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看生词的意思,然后合上书,用翻译法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老师读中文,让学生告诉你意思;老师读英语,让学生说中文。
中高级:A学生读,同时纠正发音,带读;B给学生时间看生词和意思,然后讲词,可以加入造句的方式讲解,最后让学生用重点生词造句,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相关同义词、反义词,但一定是学过的。C盖上拼音让学生读生词。
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初级和中高级生词教学流程的不同:
A部分差别不大,只是初级学生由于语音、语调还在培养阶段,所以还要重点练习。这部分,初级学生读的是拼音(汉字单独学习);中高级学生读的是汉字,猜不出时再看拼音确认。这里为什么要学生先读呢?就是试图发现学生的习惯性错误,跟读在先虽然相对是容易的,但是学生的错误可能体现不出来。
B部分是词语讲解阶段,初级学生一般用翻译法就好了,因为这时候的词汇量还不足以支撑中文讲解,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直接法,例如,书,直接拿起书给学生看;以及全身反应法,例如,跑,直接做出跑的动作。其实,对成年学生来说,翻译法完全可以了。初级学生学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让学生造句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了。
中高级学生呢?中高级学生因为已经学过很多词了,也认识一些汉字了,多少具备一点儿猜词能力了,所以可以让他们先自己看看汉字和词的意思,然后再听老师的讲解来强化或解惑。中高级学生就要用纯中文讲解生词了,也可以用造句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这里体现的技巧是“认知法”。之后,老师还可以进一步用“自觉对比法”,即通过学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来强化这个词语的学习。为了不给学生带来困扰,切记只用学过的词比较,同时也是复习。这部分的考察,只需要让学生用重点词造句,一些名词之类的就算了。
C部分是关键的检测部分。初级学生主要检测的是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因为这时候,哪怕一个词汇不理解或没记住都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所以千万不能马虎。如果学生比较懒,不愿自己先看,就要用提问回答的翻译方式反复和学生练习,帮助学生记住,才能继续进行下面的课文练习。100小时以内的学生口语和汉字是分开进行的,这里介绍的是口语的学习,汉字学习我们单独介绍。
中高级学生对中文已经有一定的悟性了,生词部分意思的理解相对容易,而且在下面的课文学习中还有语境的帮助,所以不用太强求。而汉字的学习和记忆相对来说更重要。
最后,我们再说说《HSK规范教程》精华之问答练习:我们为每个词汇设计了问答练习,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尽量让每个生词都会出现在每个问句和回答中,以便学生不会忽略任何一个词汇。同时,我们的螺旋式流程保证了每课的问答练习会重复4-6遍,老师的提问要一遍比一遍快,以确保学生能适应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中国人的语速。
下面分别列举一下初、中、高级的部分生词。分别是1级的第1课,3级的第21课和5级的第61课。
Lesson one你(nǐ)好(hǎo)! Hello !
New vocabulary
你(nǐ) you 好(hǎo)good,well 叫(jiào) call 什么(shénme)what 名 (míng)字(zì)name 我(wǒ)I ,me 钱(qián)(surname), money 一(yī)one 吗 (ma)particle(grammatical) 很(hěn)very 谢(xiè)谢(xiè)thank 不(bú)客(kè) 气 (qì)you are welcome 去(qù)go 哪(nǎ)which
Lesson Twenty-one你看过京剧吗?
New vocabulary
打算(dǎsuan)to plan; plan 故事(gùshì)story 关于(guānyú)about; in relation to 历史(lìshǐ)history 了解(liǎojiě)to know 明白(míngbái)to understand 难 (nán)difficult 清楚(qīngchǔ)clear; clearly 声音(shēngyīn)voice 世界(shìjiè)world 水平(shuǐpíng)level 同事(tóngshì)colleague 文化(wénhuà)culture 爱好 (àihào)hobby 应该(yīnggāi)should 有名(yǒumíng)famous
第61课中国的乒乓球和足球
一、词语
哎(āi) (叹) ya 哎,我马上过来
决赛(juésài)(名) finals 决赛正在进行
冠军(guànjūn)(名) champions 获得冠军
庆(qìng)祝(zhù)(动) celebrate 庆祝教师节
表情(biǎoqíng)(名) facial expression 表情很痛苦
看了这样的安排,可能有老师会有疑问,为什么1、3级没有词性标注而5级就有了呢?其实,这也是当初编写教材时考虑很久的,最后还是决定4级前的词性放弃标注,为什么呢?
学生刚开始学汉语时,我们是鼓励他用“认知法”和“翻译法”自己组织句子进行沟通的,就是错了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听者能明白要表达的意思。初级和中级的很多词都是可以既做动词,又做名词的,例如“打算”;既做形容词又做副词的,例如“清楚”。如果只标出本课的词性,会影响学生发挥,但标注完全又不现实。于是,在初中级的生词翻译中,我们尽量会把多种用法都翻译出来,来弥补标注词性的作用,又不影响学生自由发挥。当然,“让别人明白表达的意思”和“创造出可以听懂的句子”只是先期目标,我们会在学生的自我创造中慢慢把学生拉到“正途”,规范他的表达,纠正他的语法错误。
而到了准高级和高级,词汇难度相对增加,多用途词越来越少,而且有些词的词性转变后意思完全不一样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大幅度增加。所以,强调词性甚至给出例句或短语在这时候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难度较高的词或专业的词。
大家可以看到,5级的生词还是用英文翻译的,因为前4级的1200词还不足以让5级的全部词汇都能用中文说清楚。到了6级,就进入了纯中文语境。下面是6级的71课:
第71课 关于癌症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报告
词语
癌症(áizhèng)(名) 身体出现恶性肿瘤的病症 早期癌症
负担(fùdān) (动) 承担 负担全家花费
(名) 承受的压力思想负担
文献(wénxiàn) (名) 各种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历史文献
进而(jìnér) (连/关联) 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或接着第一个分句的意思说 先学好第一外语,进而再学第二外语
幼稚(yòuzhì) (形) 经验不足或头脑简单 幼稚可笑
细胞(xìbāo)(名) 构成人、动物、植物的基本单位 单细胞
差别(chābié)(名) 事务之间的不同之处 差别很大
防治(fángzhì)(预防+治疗)
(动) 预防和治疗 防治胃癌
大家可以看到,6级进入了纯中文语境,用中文解释生词,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能再用“翻译法”解释生词。一些专业词汇或因为文化可能造成歧义的词汇直接翻译的效果有时候会更直接,这也是对老师外语能力的更高要求。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中文语境是老师的责任之一。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防治“这个生词的解释前加了(预防+治疗),这是分解猜词法。其实,凭借学生的语感,很多学生可能已经不由自主地掌握这个能力了,可是还没意识到。6级的词汇讲解和练习中,我们会加深学生对这个方法的应用,以便学生学完6级后自行扩充词汇量。
关于词汇融入问答练习的样章,我们只例举一下3级21课的部分内容就可以了:
Question and answer practice
你周末打算做什么?
我周末打算……
你小时候看故事书吗?
我小时候看故事书。/我小时候不看故事书。
你听过中国的历史故事吗?
我听过中国的历史故事。/我没听过中国的历史故事。
今天的课是关于什么的?
今天的课是关于……的。
你了解茶文化吗?
我了解茶文化。/我不了解茶文化。
今天的课,你听明白了吗?
今天的课,我听明白了。/今天的课,我没听明白。
汉语难学吗?
汉语难学。/汉语不难学。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老师们要注意的是所有问句都可以根据课堂情景改写,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和有效,但一定要包括所学生词。还有,在4-6遍的螺旋式教学中,老师的问句语速一定要一遍比一遍快,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听力,以适应大多中国人的语速。
玩转汉语王璕 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455号
技术支持:出格